何浩庄
《宋代官窑瓷器》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写道:“纵观中国瓷器发展史可知,民窑也罢,官窑也罢,均为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。因为这是建窑的必备条件。没有烧瓷的主要原材料瓷土及其所用的燃料(木材与煤)等自然条件是无法建窑烧瓷的。”他分析说:“从河南全省的古代瓷窑的分布情况看,各个时期瓷窑遗址绝大部分集中在今京广铁路以西,北边太行山麓的鹤壁焦作,南到伏牛山麓的平顶山广大地区,而铁路以东几乎没有古瓷窑的遗存。古汴京(开封)地处京广路以东,也不例外。因此,它不具备建窑烧瓷的自然条件。”从而否定了汴京北宋官窑的存在。
《宋代官窑瓷器》的作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八十五华诞召开的“宋代官窑及官窑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”上再次重申了上述学术观点。
人杰地灵的古汴京,做为中国封建社会极度发达的煌煌帝都,真的没有条件建窑烧瓷吗?回答是否定的!
去年,开封一建筑工地传出令开封考古、收藏、陶瓷界惊喜的好消息:在昔日皇城遗址的西南角,今龙亭西湖以西,一个叫做“半亩苑”的工地惊现明代窑炉遗址四座。(图一、二)这四座窑炉虽不是宋代窑炉,但它却证实古代汴京是可以建窑烧瓷的。给一些仅靠猜想、假设、武断灭杀汴京官窑者一个准确不容质疑的答案。
图一
图二
北宋末年,一座占地七百五十亩,全部山石峰峦皆由长江两岸千里迢迢运抵黄河侧畔的京师——汴京,数十万兵丁,耗时六年堆叠起“括天下之美,藏古今之胜”的人工山岳,万寿山(艮岳),被后人誉为人工园林的“绝唱”。南山北移,旷世佳作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不得不认可这是一惊天奇迹!山可移,一座专供皇家用瓷的瓷窑用物几何?对皇家来说只是小事一桩。更何况《天工开物》古文献明确指出:“凡白土曰垩土,为陶家精美器用。中国出惟五六处”开封赫然在列呢!
中央电视台《国宝档案——官窑御瓷》肯定了北宋官窑的存在。这期国宝档案说:徽宗皇帝非常喜欢简约大气的青瓷器。于是下令在都城建窑烧制皇家高级日用瓷和艺术陈列瓷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北宋官窑,这是我国瓷坛第一次以“官窑”命名的官办窑场。档案还告诉我们:“中国陶瓷天下闻名,而宋代瓷器的艺术水平最高,尤其官窑瓷器”。它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取得的最高成就,宋代有官、汝、哥,定、钧五大名窑,号称《中国五大名窑》,宋徽宗创立的官窑高居榜首!
国宝档案的分量大家心知肚明,无须惑疑,无需争议,一槌定音:北宋官窑在汴京!
朋友,呐喊!呐喊吧!为北宋官窑在开封而呐喊。为开封光辉的宋文化而呐喊吧!